当前位置:首页 > 祠堂博览 >

接待日本友人



 

时值今年国庆长假,又遇重阳,笔者在宣公祠当志愿讲解员,接待各地游客及陆氏宗亲。对一般游客,通过介绍,让他(她)们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竟这么丰富,还有祠堂文化及谱牒文化。而对陆姓游客,往往就要在寻根上,探讨陆氏的源头,自家的的宗脉, 留下线索,以帮他(她)们在宗谱上找到老祖宗。期间,共接待三百多人,地域远至东北哈尔滨、吉林、大连,天津,山东,南国广州,大西南云、贵、川,湖北(武汉),江西、河南(开封)等;近的江、浙、皖、沪;其中有上海嘉定、松江,苏北扬州、南通,及无锡本地的寻根者不少。无锡有:长安西园支、夏家边青祁支、西漳君俊支、羊尖宛山支、东降后洪支、刘潭东大岸支、査桥秦塘支、华店支、扬名陆巷支、斗山河南、河北支等。并有陆子明、陆志强、陆仲兴、陆德兴、陆祖宝等十几家在1948年的《陆氏世谱》东大岸支中找到父亲、祖父,甚至自己的名字。还有陆桂清、陆秀芬、陆晓明及陆南生等,在长安西园支中找到了自己家的宗脉。其中所遇点滴轶事,附记于下:

一、陆氏千金婚嫁宣公祠祠丁后裔许公子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坟亲”和“祠丁”一词,他们和坟主人、祠主人之间是一种特殊的亲切关系,不管是否同姓,还是异姓。无锡惠山陆宣公祠已有878年的历史,祠丁也不知有多少代了,无从考证。但民国期间宣公祠祠丁姓许,已传几代人,并一直居住在宣公祠西侧的侧厢(又称“祠丁房”),独开门面。一年中最忙碌的要算春祭和冬祭,但平时除了看守及日常打扫外,都从事泥人的制作和销售,以补贴家用。笔者曾在10年前,第一次寻根访祖到了宣公祠,当时还是公安局惠山派出所驻地,并专门拜访了仍住在厢房的许家。接待我的是老祠丁的夫人,已70好几了,健朗而热情。她先生已作故。有儿子女儿及子孙。那天女儿也在家。据老夫人讲,老许的父亲一辈,就已给你们陆家看祠堂了。现在每年清明还有苏北和浙江来人祭扫,就在祠堂大门前烧香磕头,派出所也不来阻止的。……

话说国庆第三天下午,我在享堂,听到从西厢房传来热闹的说话声,走过去只见一位30多岁的女士,正弯腰,一只手指着地上的老青砖,很兴奋地比划着,在给一个10几岁的大男孩讲:就是这儿,没错!这儿搁着一张大床,是我们的家。我上前与她攀谈起来。她介绍这个小伙子是他儿子。站在一旁的是她的先生。当然也就是许家公子了。出乎意料的竟是,她姓陆,是西漳人,自己也没想到竟成了许家的媳妇。我说,许家和陆家本来就是亲家,你们联姻就亲上加亲了!这位女士名莉萍,是无锡一所大学的副教授。

二、陆氏后裔办公地竟是自家祖宗宣公祠堂(附照)

常常有人问我,陆宣公祠为何得以保存下来?我回答,60年以来,多亏是惠山派出所在这儿办公,才完整地保护下来。是的,在惠山直街,现有建筑大多是重建的,而宣公祠只是修复。为此才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就更显得宝贵。10月20日,星期天下午,70岁的陆德兴和他东大岸的本家们一起来到宣公祠堂,老陆祘是今天最开心的人了。他不仅在此,从老谱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谱上记载“德兴,生于民国癸未年八月二十六日午时”,以及他兄、弟瑞兴、祖兴,和他父亲阿荣、祖父金宝、太公德生的名字。更令他高兴的是,今天他来瞻仰的陆宣公祠,竟是他早年曾经工作了多年的惠山派出所,这儿居然是自家的老祖宗祠堂!这段历史,他这个老公安,成了“滴滴刮刮”“有血有缘”的见证人!

三、陆氏东大岸支宣公像前共商续谱大事

据1948年《陆氏世谱》记载,东大岸支先祖59丗祥观子和墉、和祥,早在大约500年前就迁居无锡刘潭桥,绵延至今已传至84丗。今年重阳节(10月13日)上午,68岁的陆子明来到陆宣公祠,把自己寻根的线索留给了在此热心接待他的陆氏长辈。时隔一天,他就接到了那位长辈电话,与他核对了老谱上他兄弟几人及他父亲、祖父的资料,得以确认:他家确实是陆氏东大岸支宗系!再一个星期日下午一点钟,按约子明动员了十几位宗亲来到祠堂,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相聚在享堂宣公像前,瞻仰祠堂,向老祖宗三鞠躬,查老谱,推举成立修谱委员会,……又一支宣公后裔修谱启动了。祖宗在天之灵该有多高兴啊!

四、86岁陆钟麟宣公祠堂查谱寻根

重阳节上午,陆宣公祠享堂步入一对耄耋老人,在宣公后裔支系碑刻上仔细查找着,引起了我的关注。老先生姓陆名钟麟,自小随父居上海,老家无锡,86岁了。不知自己的根在哪里,总挂在心头。有生之年,不知能否了却此心愿,今天携夫人来祠堂看看,寻找老祖宗。由于记不清原地名了,在碑刻上找不到自己是哪个支系,一片茫然!感动之心油然而生。我说明自己的身份,一边宽慰老人,同时启发老人:老家附近有什么地名还记得?老夫人马上提醒他,离得不远,不是有个“大渲”“小渲”吗?我记在心里,应该是青圻了。但青圻分南、北18派,先要判定是南是北;“大渲”“小渲”位北,南派的可能性大些。于是请老人留下了自己及兄弟,还有父亲、祖父的确切名字。当天晚上,我就在电脑上打开《陆氏世谱》第28册/青圻支南分,从“陆典桥”第一页查到第五十六页,就在第五十六页81丗找到“友文长子忠麟”,“次子宝麟”;再倒查第二十六页其祖父不是提供的“聚龙”,而名为“春林”,但号为“聚隆”。看来从名字上,虽然祖父不能完全对上,但本人、其弟,及其父大体上无误,与提供的“钟麟”、“葆麟”均有一字之差,系同音字,也属正常。而且本人出生于“民国戊辰”,系公元1928年,85周岁,南方人习惯祘虚岁,也就是86岁了。由此,只需在某些细节,如出身的年、月、日,及配偶情况等核对一下,就可确定了。次日上午,我就电话核对了细节,无误。隔了2天,我就带了打印的家谱资料,按约定时间在周新苑拜访了钟麟老先生,高兴地谈论修谱大事。

五、日本国人士瞻仰宣公祠(附照)

“1996年8月,一个从日本国远道而来的白发苍苍的老人蹲在忠县城对岸一个农家院坝里,用手绢认真的擦着一块铺在坝子里的残缺的石头。太阳好大好毒,晒得这位老人汗水直淌。一旁的农民躲在阴凉里用一种慕名奇妙的眼光看着他。泥土一点一点的擦掉了,石头表面慢慢露出了一行古老的文字‘唐忠州别驾陆宣公之墓’——严格的讲,只有半行文字,因为石头已经从中间被整齐的一分为二了,另一半文字不知去向。‘我找到了,这是真墓,陆贽就埋在这里!’那个老人惊喜的大叫起来,随即,他双膝跪下,俯身叩首。这个老人叫‘鬼头有一’,已经77岁了,它是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大学理事、元皇学馆大学教授、日本东洋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汉学家。几十年来,他一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唐代文化尤有兴趣。此次他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寻访唐代大政治家、名相陆贽的墓地。‘陆贽在日本受到普遍的崇敬,自从宋代苏东坡讲《陆贽全集》介绍到日本后,历代天皇陆贽著作当成必读的治国经典,日本人称陆贽是圣哲中的圣哲 ,名珠中的明珠。我先后到过中国19次,凡是陆贽走过的地方我都去过,这次来参拜陆贽墓,是我很久的心愿了。’‘鬼头有一’教授说。太阳直直的照着,白晃晃的阳光照得石坝像烧热的锅一样发烫,老人全然不顾炎热,拿出白纸来蒙在‘陆宣公之墓’ 碑文上,用铅笔一点点的拓下字迹,汗水不断的往下掉。陆宣公之墓在这座荒凉的山岗上长眠1200年后,幸运的迎来了一个虔诚的异国崇拜者。”

这段感动心扉的文字摘自《陆氏世谱芙蓉山支》【日本汉学家鬼头有一教授率众学生参拜忠县陆宣公墓祠】一文。

10月27日,又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与往常一样,笔者在陆宣公祠招呼两位中年男士。

“你们好!”

“We are not Chinese!”

“I am sorry! where are You from?”

“We are Japanese.”

“Welcome!”

原来是两位日本游客!我一下子想起了“鬼头有一”教授,于是格外热情地给他的乡亲打开《陆氏世谱芙蓉山支》,翻出【日本汉学家鬼头有一教授率众学生参拜忠县陆宣公墓祠】一文,在宣公遗像前,他们竟认真地读完了这篇文章,而且是看懂了。还给他们讲了给鬼头有一教授寄家谱的事,大家显得特别开心。尤其是他们得知我是宣公76丗孙时,我们还留影纪念。让子孙后代记住,中日两国人民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特殊关系!

上一篇:寻 根

下一篇:《祠堂博览》图片